细化政务数据共享使用要求、规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行为、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8月起,这些新规施行将影响你我生活→
1
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8月1日起施行。
《条例》提出,国家统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务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整合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并要求政务数据共享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争议解决处理机制。
2
规范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行为
《网信部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8月1日起施行。
《规定》提出,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的,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情节严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相关规定情节严重等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3
适度延展货币经纪公司经营业务范围
《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适度延展货币经纪公司经营业务范围,允许货币经纪公司为金融机构之间货币、债券、外汇、黄金、衍生品等市场交易提供撮合服务;要求货币经纪公司健全经纪人管理机制,加强对可疑交易、通讯工具、经纪业务场所、经纪人员档案等管理,防范道德风险;明确了经纪业务中的禁止性事项,防止损害客户合法权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
4
持续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水平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8月1日起实施。
新版《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其中,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5
全面加强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
《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重点对以下几种物质和情形开展监测和评价:易在化妆品中添加、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化妆品中易对儿童等重点人群造成健康危害的物质;化妆品原料或者包装材料可能带入,化妆品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或者带入的风险物质;化妆品标准制修订工作需要涉及的项目,以及其他重点监测项目等可能影响化妆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
6
进一步规范金融业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了金融从业机构在我国境内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按照办法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住所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明确了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等级网络安全事件的分级标准底线规则等。
7
电梯、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纳入召回管理
《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8月1日起实施。
《规则》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内的特种设备纳入召回管理。
《规则》明确,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是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的责任主体。发生召回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要承担消除缺陷的直接费用和运输费用,并向市场监管总局分阶段提交总结报告。
8
智能床有国家标准了
《智能床》(GB/T 45231—2025)国家标准8月1日起实施。
智能床借助数智化技术实现床体形态变化和功能控制,不仅能提升人们家居生活的便捷性,还能为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等提供支持。该标准紧跟家具产品智能化、适老化发展趋势,首次规定了智能床产品的技术要求。
9
规范中药饮片管理 保质期标注新规施行
《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中药饮片的内、外标签应当标注产品属性、品名、规格、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装量、保质期、执行标准等内容。中药饮片的保质期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自主研究确定,在标签标注的期限内,中药饮片应当符合所执行的饮片炮制规范或者标准的要求。
10
现金购买黄金等贵金属超10万元需上报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