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锦波
在命运的惊涛骇浪中,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却能以爱为舟,以责任为帆,驶向希望的彼岸。刘玉丽,一位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女子,用坚韧与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生命赞歌,诠释了家风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辉。
2003年,刘玉丽为爱跨越千里,从哈尔滨远嫁浦江。女儿的诞生为家庭增添了更多温馨,虽不富裕却其乐融融。然而命运骤变——2012年,丈夫赵仲康确诊腹壁恶性肿瘤,两个月后骤然离世,留下年仅周岁的小女儿、年幼的大女儿、身患慢性病的年迈公婆,以及18万元医疗债务。家庭重担如山,压在这位柔弱女子的肩头。
面对绝境,刘玉丽也曾想过逃避,但亲情的牵绊与责任让她选择坚守。为偿还债务,她在西部水晶园区当洗珠工,同时兼职多份零工,背着年幼的孩子辗转奔波。长期辛劳导致髂骨无菌性坏死,面对高昂手术费,她咬牙隐忍,将生存希望留给家人。
2018年厄运再临,公公遭遇严重车祸令家庭经济濒临崩溃。刘玉丽四处筹款、昼夜照料,以行动诠释孝道。如今公婆病情依然严峻:婆婆每周需三次肾透析,公公饱受高血压、糖尿病困扰,她却始终无怨无悔。
即便生活艰难,刘玉丽始终重视子女教育。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大女儿考入杭州医学院且品学兼优,小女儿就读壶江中学成绩名列前茅。
虞宅乡高坑村干部罗玲玲称赞道:“这个外地媳妇十多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培养两个孩子,同时打三份工养家,值得所有人学习!”“儿媳妇要供养两个读书的孩子,照顾我们这对残疾老人。我做透析每天要70多元,小孙女刚满周岁就没了爹,现在都读初中了,被她教得特别好……”婆婆陈旭芳有感而发。
刘玉丽的故事,是平凡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史,是责任与爱的传承,是家风最美的彰显。她以柔弱之躯,撑起了一个家的天空;以坚定信念,诠释了责任的重量;以深沉母爱,照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以至纯孝心,温暖了公婆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