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滟滟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郑宅镇麟溪村这片充满孝义文化气息的土地上,作为一名省级文化特派员,我始终肩负着“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的职责使命,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
入驻麟溪村后,我通过村民座谈、实地走访深入了解村庄发展历史、村情概况和特色产业。这使我更加明白,做好文化特派员工作,必须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才能提供精准服务。在此基础上,我制定省级文化特派员项目——“麟溪爱乐·江南第一家孝义文化传承计划”,通过改造升级“吾家有戏”老戏台、编录文艺专辑、打造“麟溪爱乐”文化IP等方式,为村民提供丰富文化活动,传承弘扬孝义文化。
在文化演绎方面,我着重推进塑造“麟溪爱乐”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寻找夏天的故事”小镇音乐市集、中秋晚会等活动,将孝义文化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让文化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以此提升麟溪村的文化影响力。活动中,我邀请杭州爱乐乐团的同事共同演绎经典作品,如《花好月圆》等,让孝义文化焕发出别样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吸引了游客观光,为“江南第一家”夜游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理论宣讲方面,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组织开展了“送文化下乡 送宣讲进村”活动。以“革命者永远是年轻”为主题,在麟溪村党建展厅讲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让党的声音深入乡村。此类活动既提升村民政治觉悟,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许多村民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积极投身家乡建设。
在担任文化特派员的日子里,我深感责任重大。每一次走访、每一次活动,都是对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礼记》有言:“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今人需在传承中创新,如强化社区孝义凝聚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孝道教育、吸引慈善投资、增强孝道文化品牌建设等。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提高政治站位为引领,切实履行文化特派员职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