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 记住乡愁

《消逝的村落》编撰完成

今日浦江 2025年03月10日 张昕 黄双龙

  本报消息(记者  张昕  黄双龙)近期,《消逝的村落》一书编撰完成。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我县152个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自然村的历史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的流动导致许多自然村逐渐消失,特别是我县山区的部分小自然村消失速度更快。这些村落的消失不仅带走了曾经的生活痕迹,也带走了宝贵的历史文化。为了留住这些村庄的历史记忆,县政协文史委提出了“浦江消逝的村落”这一课题,并交由月泉学社负责实施。

  “这些村子大多是明代时,各村的先人因逃难等原因来到浦江定居形成的。时代发展至今,由于地质灾害、下山脱贫、饮用水源保护,还有外出求学、工作等诸多因素,不少村子逐渐消失了。”月泉学社社长江东放说。

  在《消逝的村落》记录的152个村落中,前吴乡袅溪村后坪自然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这个伫立在山峦上的小村落,几栋房子零星散落。为采集这些消失村落的信息,信息采编人员张海平付出了不少精力。

  “采集这些已消失村落的信息,得查阅大量资料,还得到现场找寻曾经生活的痕迹,向村里老人打听。难就难在村子没了,村民也都搬走了,找起来特别费劲。有些村子因为交通不便才消失,我们上去一趟也不容易。像后坪村,我为了获取准确的资料和信息,已经跑了三趟。”信息采编人员张海平说。

  一个姓氏、一个村落的迁入、繁衍和消失,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消逝的村落》的出版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寻根的依据。

  据悉,书中把各个村庄的经度、维度、高度都标注了出来,即使没有残垣断壁等建筑,也还是能从定位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