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必强
又到了年前捕鱼季,不禁想起当年生产队抓阄分鱼的情景。
每年农历十二月后,挑上一个好天气,村里的水库就开始捕鱼了,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水库边看热闹。水库里的水抽掉后,抓鱼人使用渔网等捕捞工具,捕捞上很多鱼,都是一些长了好几年的胖头鱼与鲢鱼。
村里捕完鱼后难免有漏网之鱼,几个捡鱼的年轻人不畏严寒,立马提着竹篮将它们擒到篮中,溅起的泥点弄得满脸都是。
村里把捕上来的鱼分给各个生产队,然后生产队队长命人挑回属于自己队里的鱼。
“分鱼喽!”晒谷场上的一声吆喝,男女老少蜂拥而至,往晒谷场奔去。鱼是按人口分配的,好几年才分一次,虽然不多,但分鱼往往为过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
消息灵通的村民,早早就候在晒谷场上了,晒谷场早已被等候的人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才一会儿,偌大的场地就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最兴奋的当属孩子们,欢呼雀跃着。
“瞧,这条大草鱼足有5斤多!”“这两条肥链鱼要是能分给我家就好了。”围观的人闹腾腾的,一边观鱼一边议论纷纷,嘈杂得仿佛节日的街市。队长命人将鱼平摊在地上,躺在地上的鱼儿有的还在挣扎。队长吆喝一声:“抓阄分鱼了!”
鱼儿已被摆放在地,几个村民仅凭眼力将大小不等的鱼混搭好、排列好,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会计抓阄报户名,村民拿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这场盛典就算落幕了。
这时候村民心情千差万别,有人庆幸,有人懊恼,分到好鱼的自然欣喜若狂,分到相对较小的鱼的村民虽然不悦但也无话可说。对他们来说,公开、公平比公正更能够安慰自己的心,即使吃亏了,那也是自己运气不好,他们在抓阄中能够求得心理的平衡。
已分到鱼的村民,久久不想离去,大多还留在晒谷场看热闹。因为难得如此聚众高兴,岂可轻易退场?此时也是村里池塘最热闹的时刻,各家都在池塘里杀鱼,顿时鱼腥味飘满整个小山村,呈现出一股浓浓的年味。
时光流转,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集体养鱼抓阄分鱼的情景已经很难看到了,抓阄分鱼已经成为一个过年的符号,那种记忆让人回味无穷,不仅体现了淳朴民风,更是一种乡土文化的传承。